中心介紹
::: 醫師雜雜唸

菸酒檳榔不離身 小心口腔癌上身

菸酒檳榔不離身 小心口腔癌上身

耳鼻喉科主任/張正勳、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進芳

頭頸部上呼吸消化道的癌症包括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在台灣每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已經是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在2012年衛福部公布的全國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中,口腔癌排名第五,且標準化死亡率也較10年前成長18.1%,成長幅度相當大,是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中南部的男性吸菸、嚼檳榔與飲酒行為比率又高於全國,導致中南部的口腔腫瘤發生率高於其它地區。根據2010及2011年衛福部統計,口腔癌位居男性死因的第四位。而此些男性青壯年族群(25~44歲)屬於主要生產人口,多半在家庭中扮演經濟支柱及養兒育女的主要角色,此外口腔癌患者平均死亡年齡才只有55歲,比其他癌症早10歲以上,一旦罹患了此嚴重的疾病,不只影響到個人的生命及健康問題,也必定會帶給社會家庭相當大的影響與衝擊。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在台灣約有88%的口腔癌患者有長期嚼食檳榔的習慣為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如吸菸、喝酒、梅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尖銳的蛀牙、破損的補綴物、製作不當的假牙與牙套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尤其檳榔中所含的檳榔鹼有促癌能力,是促進細胞變性的主要因子。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早在2004年證實檳榔為致癌物,即使不加白灰、紅灰、荖花、荖葉,光嚼檳榔就會致癌。根據研究嚼食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30倍,若食用檳榔又抽煙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為80倍,如果長期食用檳榔、菸及酒精的民眾其口腔癌發生率比起完全沒有這些習慣的人大幅提高至120倍。

口腔癌是一種隨著時間進展的疾病,口腔黏膜受到致癌因子的刺激而產生細胞形態變化而產生癌前病變。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口腔白斑、口腔紅斑、扁平樣苔癬變化等等,有相當高的比率會發展成口腔癌,其中以口腔白斑症為最常見也最重要,紅斑症則惡性轉移率最高,與嚼食檳榔絕對有關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為主要的癌前狀態。雖然口腔是人體最容易觀察與檢查的部位之一,患者往往不自覺口腔癌早期的變化,因而無法及早就醫治療,以致於臨床上見到的口腔癌患者多已進展到晚期,因而在治療後常有嚴重功能與美觀的缺陷;如果可以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這種結果是可以避免的。

除了鼻咽癌以外頭頸部上呼吸消化道的癌症最主要是以手術的方式治療,包含原發腫瘤切除與同側頸部淋巴廓清術,針對頭頸部上皮細胞癌的預後因子,是否頸部淋巴轉移佔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地位,所以選擇適當的頸部淋巴治療處理,也成為癌症醫療的關鍵。早期以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為主;晚期的口腔癌則須合併手術和放射線治療,甚至需要加上化學治療。口腔癌治療後,剛開始需要密切追蹤是否有腫瘤復發的情形以確保口腔癌治療的成功;並且需要長時間追蹤是否有上呼吸消化道第二原位癌的產生。一般追蹤時間間隔為第一年建議1至3個月追蹤一次;第二年建議2至4個月;第三年建議3至6個月;第四和第五年建議4至6個月;第五年以後建議一年追蹤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口腔癌患者並不是只有口腔原發部位的黏膜接觸到致癌因子的刺激;而是整個上呼吸消化道包括咽、喉、食道都會受到致癌因子不等程度的影響,其細胞形態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產生上呼吸消化道第二原位癌的機率也相當高。根據統計,在成功治癒口腔癌後(即原發腫瘤部位沒有復發),有10%-40%的口腔癌患者會產生上呼吸消化道第二原位癌,此第二原位癌常是造成這些口腔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在口腔癌治療後,除了教育患者避免再接觸致癌因子如檳榔、香煙及酒精外,長期全方位追蹤上呼吸消化道是否有第二原位癌的產生是相當重要的。

口腔是人體中最容易觀察與檢查的部位之一,所耗費的時間與資源很少就可以達到篩檢與診斷的目的;透過口腔癌預防與篩檢甚至只要1分鐘就可以達到護一生的效果。口腔癌的後續追蹤治療,初期須密切追蹤是否有腫瘤復發的情形以確保治療的成功。長期而言,須避免再接觸致癌因子如檳榔、香煙及酒精;並且使用咽喉內視鏡全方位追蹤上呼吸消化道是否有第二原位癌產生,如此才可以確保口腔癌治療的成功與延長口腔癌患者的生命。有鑑於中南部口腔腫瘤的高發生率,本土性癌症的重要性,加強口腔癌症預防篩檢及提高癌症醫療品質之方針。大里仁愛醫院頭頸癌團隊,以病人為中心做為出發點,整合各臨床科別施行癌症之多元性診療;結合基礎與臨床之研究,及跨科系對各病例逐一討論下,在整合各科系間的合作下,為患者作完善的診斷及治療計畫,並依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態及癌症期別,專門量身規劃最先進治療,作最佳的癌症醫療服務。

耳鼻喉科主任 張正勳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士
中華民國耳鼻喉頸外科專科醫師
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醫師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醫師

專長:
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彎曲、肥厚性鼻炎、睡眠呼吸中止症、唾液腺腫瘤及結石、無線射頻(RF)微創手術、頭頸部腫瘤診斷與治療、喉部內視鏡顯微手術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張進芳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班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碩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中華民國耳鼻喉科專科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總醫師
台灣顏面整形重建醫學會醫師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醫師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醫師

專長:
鼻整形手術、鼻中隔彎曲手術、微創打鼾手術、頭頸部腫瘤診斷與治療、甲狀腺結節/腫瘤治療、唾液腺腫瘤及結石

圖片來源: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