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介紹
::: 醫師雜雜唸

『腸』檢查保健康

腸檢查保健康

消化器內科主治醫師/陳泰維

根據統計,大腸癌為目前國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男性的第一名,女性的第二名(僅次於乳癌),亦為國內第三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及肝癌,每年全台灣有一萬多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超過半數被診斷時屬於較嚴重的第三期或第四期,預後較差。 據調查發現,台灣地區經治療後第零期五年存活率為85.5%,第一期為81.3%,第二期為71.3%,第三期下降到59.1%,到了第四期則只剩11.4%,可見除了預防之外,早期診斷是提升存活率的重要方式。根據國民健康署相關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經由篩檢後診斷為大腸癌,超過半數是第零期到第二期,不難發現可透過篩檢,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 目前建議的篩檢方法有以下幾種檢查項目:

 糞便潛血檢查:最簡單且最經濟的方法,可能受到吃進去的食物或藥物的影響干擾結果。  乙狀結腸鏡:灌腸後即可檢查,但因為沒有事先喝瀉劑,易受糞便干擾,無法觀察到深部大腸,所以常需搭配下消化道攝影檢查。  下消化道攝影:理論上可觀察整段大腸不具侵入性,檢查前須事先喝瀉劑,判讀上仍可能受糞便干擾,若有懷疑的病灶仍須安排大腸鏡做進一步的確認。  虛擬大腸鏡:以電腦斷層的方式檢查,故不具侵入性,可觀察整段大腸,影像品質較下消化道攝影為佳,檢查前須事先喝瀉劑,判讀上仍可能受糞便干擾,因需注射顯影劑,存在藥物不良反應之風險,該檢查屬於自費項目,若有懷疑的病灶仍須安排大腸鏡做進一步的確認。  大腸鏡:最完整的檢查,若有發現病灶可同時進行切片甚至切除的動作,檢查前須事先喝瀉劑將糞便排乾淨,屬於侵入性的檢查,檢查中可能產生不適但大多是輕微的,可透過全身麻醉克服此一問題。

罹患大腸癌的因素相當廣泛,可以分成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年紀: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尤其是40歲以後,目前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到74歲之間的民眾有提供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且有別於傳統的化學法,使用的是較新的免疫法檢查,不受食品或藥物的干擾,若檢查結果為陽性,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是否有病灶存在,民眾應多加利用,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疾病:某些疾病被認為與大腸癌有關,例如糖尿病、發炎性大腸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大腸瘜肉(特指腺瘤),針對這些狀況,應提早接受篩檢並且定時追蹤。  遺傳:家族中若有人罹患大腸癌或大腸腺瘤,特別是一等親或二等親,那麼個人罹患大腸癌的機會也會增加,所以也應提早開始接受篩檢。  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要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飲食上應避免高油低纖的食物,例如速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紅肉(四隻腳的,包括牛羊豬),燒烤油炸類的少吃,適當的補充鈣質跟維生素CDE,生活上應保持適當的運動,體重過重的人應該減重,若以腰圍為標準,男性要小於90公分,女性要小於80公分,抽菸的人應該戒菸。

當大腸腫瘤還很小的時候是不會有徵兆的,隨著腫瘤越長越大,越容易自發性出血,但初期都是小量的肉眼無法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檢驗糞便潛血來篩檢大腸癌,根據研究,透過這種篩檢方式長期下來可以降低高達四成以上因大腸癌而造成的死亡。 一但腫瘤長大到一定程度,除了肉眼可見的血便甚至貧血,阻塞的症狀也會出現,包括大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但排便量減少甚至腹瀉,或伴隨明顯腹痛,更有甚者想上也上不出來,有些人也有可能在觸診時在腹部摸到腫塊。然而並不是有這些症狀就意味著罹患大腸癌,還必須與其他的良性疾病做鑑別診斷,所以應該儘速尋求消化內科醫師的協助。

消化器內科 陳泰維主治醫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總住院醫師
沙鹿光田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專  長:
腹痛、腹瀉、便秘、食慾不振、黃疸、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出血、肝炎、肝硬化、膽結石、胰臟炎、消化道癌症、胃鏡、大腸鏡、超音波、內視鏡止血、內視鏡瘜肉切除

圖片來源: pixabay